胡言不疯语

读书笔记之《如何阅读一本书/How to Read A Book》 Chapter 4 重要提醒:该

痴妄归人:

小舟从此逝:



读书笔记之《如何阅读一本书/How to Read A Book》




Chapter 4 重要提醒:该篇含有大量的吐槽牢骚




分析阅读的第三个阶段 Part 1




阅读一本书是读者与作者对话的艺术




在这场交谈中最重要的是遵守思维的礼节




一个读者所做的最可怕的事情是对一本好书无可奉告,无法做出自己的评论,不论是好的、坏的还是中性的




理由:没有一本书会好到无懈可击(作者原话!!!)




受教(我的理解是接受教导)≠对权威的卑躬屈膝




接受智者(长辈、前辈)的教导是一种主动的美德=主动去学习(有思考的过程)是一种主动的美德




 




P152




一个人如果不能自动自发的运用独立的判断力,他根本就不可能学习到任何东西。




因此,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




English P139: No one is really teachable who does not freely exercise his power of independent judgment.(这个句子的直译也很值得思考啊)




The most teachable reader is, therefore, the most critical.




(题外话:因为看过全书了,我还是忍不住要啰嗦一句,这本书对我最大的缺憾就是没有任何一本东方的作品!!!)




 




只是一点牢骚:这里看似知识对阅读者的告诫,但我不可避免的想起了我的中学时代,它真的揭露了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因为STUDY和LEARN真的不是一回事啊!老师们提起学习的时候,强调的都是STUDY,但是作为学生的我要做的其实是LEARN.




LEARN=STUDY+THINK.




但是那时候的自己真的好傻好天真,最缺乏的就是THINK这个环节,尤其是反问自己这个环节,上学的时候学会自我提问真的很重要,我指的是对课本上的知识点提问,而不是好奇班级里的GOSSIP或者RUMORS!




学生时代写了怎么也写不完的作业,填涂了怎么也填不完的试卷之后让我意识到只记住一个问题的答案,或者某个定义表面的文字描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关键是问题为什么要怎么问,它的来源是什么,定义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它又与另外的哪些知识点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才是最重要的,需要关注和理解的。




学习需要的是淘金潮的时候那些淘金者不挖到金子誓不罢休的精神,天才永远只是少数,我只是一个资质平平的普通人,不能用天才的方法去学习,那是在偷懒,而不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如果非要用天才的方法去学习,考试结果只会很惨,到时候再去怪罪别人就只能解释为酸葡萄心理了。




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接受自己的缺陷,承认自己的笨拙和不开窍的木讷是丢脸的,就是要记住这种让自己感到羞耻的感觉,不要相信任何安慰你的话,也不要相信“笨鸟先飞”的鬼话,那些都是骗人的,是麻痹精神的毒药,唯一值得记住的就是不如人的羞耻感,因为感到羞耻才是鞭策自己进步的第一步,没有人喜欢在别人面前出洋相,喜剧演员那不叫洋相,那叫表演。




自己感到羞耻只是自己的心理活动,如果在别人面前丢脸就真的可能造成心理阴影了,请各位还在上学的孩子们明白,以身作则、一视同仁的好老师是有的,但以分数取人的老师绝对占大多数(分数关乎他们的奖金与福利,这是真的),只有你在分数上站稳了脚跟,你才有蔑视你讨厌的老师的资格,否则只是跳脚的鹌鹑,老师眼中的小丑和傻瓜,成为被放弃或者漠视的那一部分,请不要拿自己的未来去对赌,因为输的一定是我们。




毕竟不是每一个成绩不好的孩子都有一对超神的爹妈可以为我们安排好一切,或者爆棚的运气可以中个千万大奖,我觉得古话里最有用的就是类似识时务、韬光养晦这样的话了,未来很昂贵,并不适合用来做赌桌上的筹码,尤其还是必输的赌局。




在你十八岁之前,十八岁之后,大学毕业之前大学毕业之后,身边的人看你的眼光会因为你取得的成就以及你身边的人的成就产生的对比而发生改变,虽然听起来很冷漠,但这就是现实。




 




好的阅读与写作的基础规则都是一样的——文法、逻辑的原则




必须要注重修辞手法!




P153页的第二段与第三段不论是对于想要做好一个阅读者的读者还是想要成为一个作家的读者都很有忙住,阐述了修辞在沟通中扮演的作用,出于这个原因,同样也值得放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思考。




 




P153




如果你不靠自己,只想以来别人为你作判断,那你就是在做努力,不是自由的人了。思想教育之受推崇,正因如此。




English P140: To regard anyone expect yourself as responsible for your judgment is to be a slave, not a free man. It is from this fact that the liberal arts acquire their name.




(注:liberal n. 自由主义者;自由党党员 adj. 自由的,开明的,慷慨的,不拘泥的Liberal arts 文科 acquire vt. 学习,获得,得到)




我对最后一句话的翻译不是很满意,所以去查了最后一句中的几个重点单词的含义,我发现它并没有翻译者翻译的那样轻描淡写,这句话特别需要联系英文版中的上下文进行理解,然后我也是第一次才知道文科教育中还包含有“自由”这个理念!




 




修辞




对作者:知道如何去说服别人




对读者:知道当别人想要说服我们时,该如何反应




文法和逻辑




写作时会让作品清晰,容易理解




阅读(倾听、观赏)时会让我们了解对方在说什么,并为评论做准备




 




分析阅读第三阶段的阅读规则就建立在最广义的修辞原则上




规则三:在确认自己真的了解了之前,不要轻易做出评价




评价包含:①我同意(正面)②我不同意(负面)③暂缓评论(中性)




 




P155




毫无理解的同意只是愚蠢,还不清楚便同意也是无礼




English P141: To agree without understanding is inane.




           To disagree without understanding impudent.




做出评论前首先要做到用自己的话陈述别人的观点




 




提醒:以下全部都是牢骚和吐槽,可以忽略




 




重新读的时候,我真的管不住我的大脑了,它已经不可遏制的飞回过去了,让我后悔当年为什么没有遇到这本书,但因为过去无法判定,所以也说不定就算我遇见了这本书,我也看不懂它在说什么。




显而易见,学习不好的主要原因除了叛逆,不听话之外,就是忽视了课本,我们的教育是应试教育,是以高考为最终导向的,而课本就是血统最纯正的高考指南。




从这个角度出发,每一本课本都是一本真正的好书,是值得认真阅读的好书!




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我们都以为教学是以老师为导向的,而忘记了课本才是传授知识的本体(这个现象在我们这个小地方真的很突出啊,学生成绩好不好全是老师的原因,几乎没有家长和学生愿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啊)。




学习成绩上不去,根本原因还是在自己身上,这句话老师和家长肯定说过很多遍,但他们除了这句话就发散不出新的论点和思路,也找不到真正可以帮助到学生或者自家孩子的方法。




他们总是只说一个目标定义,以为说出一个简单的名词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把最难的部分扔给学生们自己解决,以为这样就尽到责任了,其实根本就没有!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班只有少数几个优等生的原因,因为大家的智力发育水平是不一样的,不是每个人都一点就通,有的学生就是差那么一点悟性需要父母和老师多费心,但是没有人愿意帮助他们!




比如说,人人都会说“要想提高成绩,就要预习、复习、上课认真听见记笔记”对吧?




但多问他们一句预习要怎么做?复习要怎么做?笔记要怎么记?他们能憋出来什么?




不过是多看两遍课本,多读两遍课文,把笔记过一遍之类傻子都知道的毫无建设性的建议,根本就是在敷衍了事!




因为连他们自己都不懂预习、复习的定义,甚至他们当年读书的时候都未必做过,他们只是在说理所当然的通识概念而已,这样的意见对大部分的普通学生来说一点用都没有!




所以关于预习和复习,结合这本书的内容,我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仅仅是我自己的看法。




然后我当年读的是理科,所以……




预习:拿到课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预习,这是毋庸置疑的!




预习的第一步就是检视阅读,尤其要重视课本上的目录,目录就是课本的大纲,也是本学期的知识的罗网,一般来说理科课本的目录都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基本上从目录就可以看出要学什么,在心里可以形成第一个知识网。




课本内部都会以小标题分节(至少当年是这样的,课改后的课本我没见过),在看到小标题的时候就应该开始反问自己,提出问题。




如在三角函数的章节里,不是看到三角函数几个字后哦一声就直接往下读,而是先问自己,什么是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它包含了哪些内容等等?不需要想太多,但最好记下来,接着再往下阅读课文,在完成课文的阅读之后,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能不看课本的回答出几个问题,这样的预习才能找出你会的和不会的地方!然后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你才能分出哪里是重点!




老师们只会说预习就是要找出会的地方和不会的地方,但是从来没有说过到底要怎么找出来!(至少我当年遇到的老师是这样的),所以以上的方法仅供参考,如果以此为启发能让各位找到更好的方法那就再好不过了!




学习课本真的可以套用分析阅读的规则,不过是要做出一点变动而已,如果谁跟你说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获得知识那他不是学霸学神级的人物,就是在说谎,对不起,中学阶段学习的终极目标就是高考,不要以为出国就可以逃避一切,如果有点骨气想要在国外上个好大学扬眉吐气,依然要刻苦努力的学习!




复习的主体就是考试,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每一张试卷都在考验各位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要想取得好成绩,在进行这最后一个步骤前也要做好多事情,然而老师和父母依然只会轻描淡写的说:“多看书,多做题,熟能生巧,举一反三!”




问题来了:熟能生巧是怎么熟的怎么生的?举一反三是怎么举的怎么反的?!请解释清楚好嘛。




不是每一个人都生下来就智商160+,理解能力MAX好吗,我们只是游荡在80~120之间的普通人!多数两句不行吗?!




好多人以为复习是从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开始,呵呵,太天真了!大城市能接触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方法,如果你们来自那样的地方,就当看笑话,图个乐吧!




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学习的陷进就已经埋下了,分流成绩的关卡也就埋伏好了!




这篇也是我极度极度不赞成抄作业的原因!也不赞成寒暑假作业翻看答案的原因!




想要学习成绩上的去,就是要成为知识的主人,而不是作业的奴隶!




好多同学肯定是拿到作业就赶紧写赶紧写,不会写的就翻翻答案抄抄别人,生怕时间来不及,休息的时间不够等等各种原因。




古语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老师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课上学的知识,并能够运用起来,可是连知识点都没有去温习就上战场了,最后不过是镜花水月的一场梦。




拿到作业题目就开始做,那是优等生的特权,人家有做了之后一点就通的本事,可以羡慕嫉妒但千万不要学,否则会在最终测验的时候死得很惨!




还在上学的小朋友们请记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家庭里,越优秀出名的学校学费就越便宜(此处只强调学费!!!),需要的分数就越高。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复习不是忙着去做题,优等生可以这么做,是因为别人已经把所有的知识点烂熟于心,但我们只是普通人,在求知的时候应该把自己的身段放低一点,不要追求谁先完成了作业(同学不会因为你先完成了作业就夸你好厉害,他们会根据你的考试成绩在心里为你的个人印象打分),也请把干扰到学习的东西暂时放一放,因为时间成本是很昂贵的,而世界是圆的,是网络化的,你爱的一切不但不会消失掉反而会越来越先进。




如同世界一样,课本里的知识也是串联的,通过课堂学习上笔记的补充,现在看自己当初提出的问题时,回答应该更全面了,此时对于三角函数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可以根据三角函数提出更多的基础性问题,这些基础性问题,必须要自己全部能回答出来(不看课本),才算掌握,但这知识复习的第一步。




在确定了自己不看课本也可以回忆起当中的知识点,不用翻阅笔记也能熟练的做出推导之后,才是复习的第二步,根据这些知识点,以及课堂上老师给出的例题,你应该能够想象出题目的基础原型,根据某一个知识点,会出怎样的题目?记得要把这些题目记录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题目不用太难,难题自然会有人出,关键是要扣住知识点的核心,尽可能想象出题目,自己给自己出题。




这些题目不用解答,因为都是最基础的模型题,所以设计的数据也应该用最简单的数据。




做完这连个准备工作之后,才是第三步写作业,这一次应该比从前做作业的时候多了几分信心了吧?在作业完成之前都不要翻课本,并且在阅读完题目之后,最好在题目旁边标识出其中需要运用到的知识点。




在所有的作业完成之后,对照课堂笔记上的例题和自己给自己出的题目,看看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有没有偏差,并且因为知识点的标注可以一眼就看出那种类型的题目喜欢用哪个知识点,日积月累之后,就会培养出对题目的敏锐程度,这才是熟能生巧!




最后一步是作业批改过后的查缺补漏,哪个知识点用错了,哪里还没有掌握,只用红色的√×能够让人瞬间反应过来,这时候不是先改错,而是先去翻阅笔记和课本,找出对应的知识点,等彻底弄清了知识点之后再去改错,而不是直接去问同学这题怎么做!




熟能生巧诞生于对知识点一次次不厌其烦的回顾,举一反三则是来自对所有题目的知识点的细心标注和对题目的认真归纳,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事情。




这个方法看起来累赘又麻烦,可是只有在熟练了之后才能化繁为简,既然已经比不过别人了,就更应该努力,狠不下心就收获不了自己想要的果实。




完美的学习旅程应该是从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由父母和老师共同来培养这样的习惯,但因为各种不可抗力的因素,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好老师,有一对精通教育孩子理念的父母,很多时候家长和老师知识压下一堆的任务,却对执行任务的过程不做说明甚至不闻不问,他们只在乎结果,却不自己去寻找没达到目标的原因,这其实是很悲哀的,要想孩子的成绩得到提高,又不去帮助孩子寻找提高成绩的方法,这和又想马儿跑得快又不给马儿吃草有什么区别?




 




我之所以一定要写这篇读书笔记,就是因为这本书其中包含的并不仅仅只是阅读的方式,还有更多更多值得挖掘的深意,它在我眼里就是一座金矿。




 




2018.1.16~2018.1.17






评论
热度(26)
©胡言不疯语 | Powered by LOFTER

叶子偶虽胡言却不疯语,放日常的小号。